Monday 17 March 2014

羅馬浮世繪

毫無懸念之下,Paolo Sorrentino 編劇和導演的意大利電影《羅馬浮世繪》(La grande bellezza) 順利摘下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從獎項的質和量來看,《羅馬浮世繪》該是一齣教人期待的電影,我也是帶着同樣的心情走進映室去。然而在最初的大半個小時,確實看得有點吃力,因為總是找不到焦點。跟年前的《巴黎聖騎士》(觀後感)比較,《羅》片的劇情似乎有「理」可循得多,但每當稍為用勁去思考一個又一個貌似意識流的段落之間有什麼關聯,腦筋便又彷彿中了化骨棉掌。幸好,再看下去便漸漸發現,看這戲不要純以理智分析,而是隨着男主角 Jep(Toni Servillo 飾)在羅馬的大街小巷走來盪去,便會明白它到底想說什麼。

《羅馬浮世繪》的主角 Jep 年輕時出版過一本小說,一舉成名,卻無以為繼。Jep 六十有五,仍然衣著講究;間中寫寫訪問稿,言談機智,也不免尖酸刻薄;繼續夜夜笙歌,出席浮華派對,穿梭上流社會和文藝圈子,相識滿羅馬。其實 Jep 偶然也想再寫作,但在羅馬這個美麗精緻的城市裏,接觸的人大都以假面迎人,Jep 早已覺得疲憊、麻木,難以掙扎爬起……

電影一開場,有艷陽下的途人,有女高音在歌唱,還有操日語的洋女導遊對一群日本遊客解說羅馬名勝的歷史。一個男遊客突然離群,替眼下美景拍了兩個,便倏地昏倒。鏡頭一轉,是一個五光十色的派對。過了十多分鐘,男主角才登場。《羅馬浮世繪》很多段落都一樣,跳躍跌宕,甚至互無關聯,顯得語焉不詳,雜亂無章。但越看下去,越會發現,它們有共通的主題:青春、死亡和時間的流逝。

編導本人思考死亡,也通過這齣電影讓觀眾跟他一起思考這人生中的哲學大題。戲中的男主角,不管是對自己還是身邊的人,終究因為老去而看透世情,學會對自己忠實,從尖刻變成謙卑。

選擇以羅馬作為場景,大概也有幾重意思。古羅馬雄霸歐洲,繁榮昌盛,但套戲中一個人物所言,今天的意大利「只剩下時裝和意大利薄餅」,不免教人感到悲哀。在另一幕,Jep 帶着老朋友當脫衣跳孃(跟 Jep 一樣也年華老去)的女兒參觀羅馬最美的房子。Jep 說,羅馬最美的都鎖在這裏面。多富詩意。其實,徒剩留戀昔日美好的哀怨罷了。再要找例子,就是男主角的家,正對着古羅馬鬥獸場,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全片近兩個半小時,要像男主角那樣慢慢放開懷抱,觀眾才可以融進故事的氛圍,體會編導的心思,不然就是泥牛入海。

影片沒有一條明確的主線,大概就是講主角的生活和見聞,很意識流,所以容易迷失。間中也有一些好玩的、超現實的片段、場景。例如那家像夢境般的整容診所,那個每天一張自拍照的展覽,那位邊抽泣邊潑漆、貌似可憐卻身價不凡的小女孩,還有整天價談飲論吃的「下任教宗熱門人選」和 104 歲的苦行修女等等。

隨着主角的腳步,看過幾抹浮世色彩,還有人性的真假,看到最後,其實此片並沒有初看時所想像的難懂。Jep 不時與人針鋒相對,吐出尖銳而幽默的對白,仍能令人會心微笑。

基本上,演男主角的 Toni Servillo 是「拯救」這齣電影的重要功臣。去年在意大利電影節看過他一人分飾兩角主演的《自由萬歲》(觀後感),對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羅馬浮世繪》中,他高傲、風趣、感性,動作和神情都精準、風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