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5 November 2010

山楂樹之戀

靜秋:「認識你,真好。」

為《英雄》《十面埋伏》和《滿城盡帶黃金甲》,對張藝謀完全失掉興趣,所以期間找高倉健主演的《千里走單騎》也沒看。他早年擔任導演的作品中,《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着》都看過,覺得他沒有迴避一些生活現實和文化劣根的問題,但採用的手法和選題的角度就不是所有華人都完全喜歡。有些人說,張藝謀在外國影展屢獲殊榮,是他懂得「媚外」。我覺得,他的武俠片都難看,農村和文革電影較好。近作之中,較喜歡《一個都不能少》(1999),也不覺得《三槍拍案驚奇》(2009) 特別難看。浩大輝煌的北京奧運開幕式讓不少人重新注意他,但對我來說,則是這齣簡單純情的《山楂樹之戀》重新燃起認識張藝謀的一點興趣。

像年初的《蘇乞衣》和《月滿軒尼詩》一樣,《山楂樹之戀》早於上映前一兩個月就在某些電影院狂打廣告。每次預告片完結並打出片名的時候,常常聽見一些(特別是)年輕觀眾的笑聲。很好奇這片名有什麼地方讓人發遽。

艾米的原著沒讀多少,進場前也早知道《山》片有個生離死別的結局。去看,很大程度是因為在預告片中兩個新人主角周冬雨竇驍看來都清純、自然、討好。

《山楂樹之戀》不像台灣的偶像劇,或日本韓國的純愛電影/電視劇,片中沒有存心拆散鴛鴦的壞人,男、女主角也沒有背負很多沉重的過去、畸形的背景或深刻的苦衷。他們的戀愛開了花卻結不了果,不盡是時代或人為的錯失,編導也沒有一味把故事搞得悲天憫人。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 70 年代中,中國大陸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靜秋(周冬雨飾)在下鄉學習時遇上了原為高幹子弟的勘探隊成員「老三」孫建新(竇驍飾)。兩人偷偷地「自由」戀愛,卻因為社會環境受到了很多壓力……

電影既以文革為背景,自然有很多相關的時代口號、社會意識、文化符號、生活現實穿插其中,編導的手法看來自然利落,不帶批判,也未見附和。倒是有些觀眾一聽見劇中人開口說「革命」什麼,或看到學生在排演歌頌文革的舞劇等場面時,必然笑個不停。也許,真的可以說「文化大革命」是個笑話,只是這個笑話是荒謬和血腥的,是非顛倒和資源錯配,使國家停擺,使百姓受苦。但我很明白,映室內那些笑聲絕對不是在表達什麼黑色幽默。

張藝謀在訪問中表示,他不喜歡小說的結局,但為了符合廣大書迷的期望,只好照搬上銀幕。類似的悲情故事,別說在文革如此荒誕的時空之中,就是現在,可能天天都在上演。但我覺得,像《山》情節這麼單薄的故事,無謂替結局搞什麼新意思,老套一點便行,我還不是為早有預感的劇情哭了五六回。比較印象深刻的是靜秋送老三金魚,老三替靜秋包紮雙腳,靜秋告訴媽媽老三患病,老三和靜秋在床上的對話,老三目送靜秋過河後二人隔河擁抱,當然還有結局的一場了。

影片把山鄉、城鎮拍出不俗的風味,男女主角都像未受污染的金童玉女,選角真的好。而圍在旁邊的演技派也演得恰到好處,儘管有刀斧痕跡,卻不惹人討厭。周冬雨清純,不做作;竇驍陽光、正氣。兩人的特質在今天的香港都特別難找。周冬雨演技比較好,把在扭曲時代中對愛情和性十分無知的清澀少女演繹得純淨自然。至於竇驍,上星期在上海出差時,看見街上貼滿了新一期《達人誌》(Men's Uno) 的宣傳品,他收起了《山》片中那牙膏廣告模特兒的笑容,穿上了一身時裝,配上他在《山》片演員表上的英文名字 Shawn Dou,挺有型格。

《山楂樹之戀》未算完全真摯,但在今年看過的愛情電影之中,是比較好的一齣。

老三:「如果你死了,我就真的死了。」

2 comments:

  1. 喊死我呀!!

    查實男主角好似孫興.. 當然係靚version!!

    ReplyDelete
  2. 比選電視先生時的孫興青春一點

    早知喊咁多,就唔搽 eye cream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