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August 2009

希魔撞正殺人狂

然曾經把本片放在待看名單之上,但在看過預告片後,其實已經暗暗下了決定不去看,因為本人一向十分害怕血腥場面(這也是中學時甘願「得罪」修士,也不修讀生物科的原因),而塔先生 (Quentin Tarantino) 的電影大都不吝血漿、殘殺。然而友人訪港,說要看電影,以為《星空奇遇》IMAX 版或《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會是對方心頭好,萬料不到討其歡心的竟是《希魔撞正殺人狂》(Inglourious Basterds),只好乖乖買票,硬着頭皮進場去。

片子在前週四上映,我上星期二去看,媒體、網絡上已經有大量影評和觀後感文章。就幾個主要方面隨便寫點感受好了。

導演
都說我怕看 Tarantino 的片子,所以無法全面而得體地評論他的導演風格和他執導這部電影的成績是進還是退,只覺得他比我所想像的有耐性,不吝時間去營造氣氛,影片第一章的大搜查是好例子。整齣電影的節奏徐疾有致,153 分鐘沒有太多難捱的時刻,在完場前 45 分鐘左右才第一次看錶。

編劇
很多文章都說本片向老電影、影評人,甚至影迷致敬。《希》的電影指涉的確很多,例如對白提及不少電影和導演名字(但有近半在進場前聞所未聞);戲院是最重要的場景;戲院老闆 Shosanna 對電影有品味,她與黑皮膚的情人 Marcel 是「有份改寫歷史的獨立製片人」;英國軍人 Archie 因為入伍前是當影評人,因而成為「戲院行動」(Operation Kino) 的最佳人選,更為此英勇殉國;納粹頭目雲集看英雄主義片《Nation's Pride》的首映,該片名很像看來跟納粹關係密切的女導演萊芬斯坦 (Leni Riefenstahl) 的納粹政權宣傳(名)片《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 1935)。

電影採取章節敘事方式,不少對白令人忍俊不禁,同時打破了近年二戰電影的常規,並不強調歷史考證,也沒有大搞 CG 特效,而是從頭到尾保持佻皮,甚至看來像卡通英雄片。不過,結局卻玩得有點失控。

寫德軍英雄偶像 Private Fredrick Zoller 和戲院老闆 Shosanna 那段不明不白的愛情,也挺堪玩味。

演員
在康城影展贏得最佳男主角的 Christoph Waltz 渾身是戲,揮灑自如,德語、法語、英語、意大利語都說得頭頭是道,逼供、試探、殺人、變臉、失守,每一段都教人拍案。儘管天王偶像 Brad Pitt 已經施展渾身解數,有不錯的演出,但每次跟 CW 同場,BP 便馬上被比下去。

演猶太孤女 Shosanna 的 Mélanie Laurent 美麗動人,氣質與演技並重,久沒遇上初見便難忘的女演員。演明戀 Shosanna 的德軍 Fredrick Zoller 的 Daniel Brühl 也討好。五六年前看他演《快樂的謊言》(Good Bye Lenin!) 就對他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來自德國的 Diane Kruger 這次演出明顯較她之前的好萊塢演出都自然、自信(碰巧昨天晚上 TVB 明珠台播映她主演的《驚天奪寶》National Treasure)。參與「戲院行動」,只得兩場戲的 Michael Fassbender(飾演 Lt. Archie Hicox)是本片的雄性 eye-candy,角色討好,他也表現稱職。

「雜種兵團」旗下的「猶太神熊」Sgt. Donny Donowitz 從令人聞風喪膽到變成帶點滑稽的悲劇英雄,飾演此角的 Eli Roth 外型和演出合格。演兵團中的冷血殺手 Sgt. Hugo Stiglitz 的 Til Schweiger 外型也不錯,但他跟 Eli Roth 和 Michael Fassbender 一樣,角色沒有多大發揮。

客串演員方面,演 Joseph Goebbels 的德國資深演員 Sylvester Groth、演 Goebbels 女翻譯 Francesca Mondino 的 Julie Dreyfus,以及只亮相一幕的 Mike Myers(演跟 Archie Hicox 面試的 General Ed Fenech),都是比較突出的副角。

音樂
Tarantino 電影的配樂多用舊作,今次也不例外,其中不少屬於 Ennio Morricone 的舊作(據說 Tarantino 一度想找 EM 為本片配樂)。最突出的莫如 Shosanna 悉心打扮,卻配上 1980 年代《豹妹》(Cat People) 中 David Bowie 的經典主題歌,跟銀幕上像豹妹般美麗又危險的女角粉墨登場執行殺人計劃配合得天衣無縫,連歌詞也語帶雙關。

《希魔撞正殺人狂》未必是我的年度之選,但它倒是齣好玩又容易消化的商業電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